呼求耶稣
- House of Christ Church
- 9月9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塞缪尔·卢瑟福(Samuel Rutherford)
“看哪,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,喊着说……”(马太福音15:22,和合本)
在这祷告中,这位叙利腓尼基妇人带着极深的感情呼喊。她若温柔地对这位拯救灵魂的救主说话,岂不是更为谦逊吗?祂在我们祈求之前就已经垂听,为何要呼喊或大声哀求呢?难道基督难以被恳求吗?后来门徒也抱怨她在后面呼喊,但她大声祷告自有其原因,而这些原因同样适用于我们。
第一, 需要是不会脸红的。圣徒迫切的需要不受谦逊的律法所拘束。饥饿是无法感到羞耻的。大卫说:“我必因哀声而烦躁,我要哀告”(诗55:2)。希西家也说:“我像燕子呢喃,又像白鹤鸣叫;我因痛苦哀鸣如鸽子”(赛38:14)。
第二, 热切是祷告中属天的成分,虽然神垂听祷告并不是因为它的热切,而是因祷告在基督里。箭若满力拉开,就会射得更快。因此圣徒的祷告常被称为“呼喊”:“耶和华啊,我从深处向你求告”(诗130:1)。耶稣是我们祷告的榜样,祂在肉身的日子曾大声呼求,流泪祷告(来5:7)。
第三, 热切的祷告蒙垂听并得着回应。“我这困苦人呼求,耶和华便垂听,救我脱离一切患难”(诗34:6)。呼喊为祷告加上翅膀,如同战时急使飞奔,将生死攸关的信息送至君王面前。
第四, 热切的祷告好像向神施加了一种“圣洁的强力”。雅各对主说:“你不给我祝福,我就不容你去”(创32:26)。当摩西为百姓切切代求时,神回答说:“由着我吧”(出32:10)。这样的祷告有筋有力,使“王被困在回廊中”(歌7:5)。
以上都是迫切祷告的好理由,但我们也必须思考一些拦阻罪人进入这种祷告的因素。我们将以反对意见的形式来陈述:
若祷告必须迫切,甚至大声,那么我这种常常困惑,以致一句话也说不出的人该怎么办呢?在神的眼中,叹息也被算作祷告:“因为他从至高的圣所垂看……要听被囚之人的叹息”(诗102:19-20)。而当圣灵代求时,是用“说不出来的叹息”(罗8:26)。信心向天叹息,基督也将这些叹息收在祂的香炉里作为祷告。言语只是祷告的身体、外壳,叹息才更接近心灵。
我连声音也没有。是的,但除了清楚的言语之外,还有别的声音。比如泪水也有声音:“耶和华听见我哭泣的声音”(诗6:8)。婴孩不会用语言祈求乳汁,但母亲能解读他的哭泣。
我连哭泣也常常做不到。情感的激烈常常使人流泪,但泪水并非悲伤的必要标志。希西家只能呢喃哀鸣(赛38:14)。忧伤未必都走在同一条路上。有时最深的忧伤反倒没有泪水。
我所有的祷告表达都是不完全的。在神的记录中,一个向天的眼神、一次举目的动作,也算作祷告:“耶和华啊,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;早晨我必向你陈明我的心意,并要警醒”(诗5:3)。祷告不就是将灵魂倾倒在神面前吗?如果一条路被堵,信心会找到另一条出口。声音不能出时,眼神就说话,正如烟雾在门关时也会从窗户冒出。临死的司提反仰望天,以心灵的窗口表达:有一位可怜的朋友正要到来,那已是足够的祷告。若我即将沉入地狱,我所渴望的也不过是向天发出一个迫切的眼神。圣徒许多爱的注视都安放在基督怀中。
那支离破碎的话语该如何算数呢?在圣经中,支离破碎的请求也被算作祷告(诗6:3;109:4;116:3)。祷告的支离破碎原因多样。有时并非因为草率或不信,而是情感过于强烈。爱与渴慕有如鹰的翅膀,飞翔到语言像蜗牛般只能慢慢爬行的地方。我的心如此刚硬,以致没有祷告的心思。那么就祷告吧,求神使你能祷告。若心灵被压伤,拒绝来到神前,那就告诉基督,求祂亲自来把心带到祂那里去。是基督注视刚硬的心,使它融化。虽然这是祷告的最低程度,但只要灵魂有所表达,无论是言语、叹息、哀声、眼神还是眼泪,就已经足够。祷告就是灵魂向神的倾倒,而这种操练本身就带来必须的情感。
一个穷苦人向君王恳求时,并非他口中每一句话都算数。出于恐惧,他可能说出一些王也听不懂的破碎话语。然而,在祷告中,当忧愁、黑暗与被压伤的灵主导言语时,这些似乎无意义的话,在神那里仍蒙悦纳。
祷告常常孕育在叹息之中:“耶和华啊,你已经垂听困苦人的心愿”(诗10:17)。别人或许无法明白一个叹息的意思,但神明白,因为那叹息是圣灵所作。祂先作为代求者造出祷告,然后作为神亲自垂听。
但是,我祷告中的呼喊,是否都出于圣灵呢?肉体确实可能夹杂进祷告中,有些话出于仓促,并非出于信心,正如那句祷告:“神岂能忘记施恩吗?”(诗77:9)。然而,基督用祂的宝血洗净罪人。祂弃绝错误的部分,却洗净他们的祷告,使父神悦纳。因此,我们当热切地将心摆在神面前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