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为神教养儿女

作者:Edward Payson


“你把这孩子抱去,为我奶她,我必给你工价。” —出埃及记 2:9


这句话是法老的女儿对摩西的母亲说的。至于当时的背景环境,想必你们都熟悉,不必多作解释。你们早已知道,以色列未来的领袖摩西出生后不久,他的父母因埃及王的残酷命令,不得不把他放在蒲草箱里,漂流在尼罗河的河岸边。在那里,摩西被法老的女儿发现。婴儿的哭声深深打动了她的怜悯之心,使她不仅决定救他脱离水中的死亡,还决定收养他、抚养他、教育他如同自己的儿子。摩西的姐姐米利暗一直在远处暗中观看,知道摩西的遭遇。此时她便装作对事情毫不知情,上前向公主提议,可以找一位希伯来妇人来照顾这个孩子,直到他长大可以进入王宫。公主接受了她的建议,于是米利暗立刻去叫来孩子的亲生母亲。公主便把摩西交托给她,并用本文的这句话吩咐她:

“你把这孩子抱去,为我奶她,我必给你工价。”


亲爱的朋友们,神今天也以类似的话语对父母说。凡是神赐下儿女为祝福的人,祂就在祂的话语和护理中对他们说:

“你把这孩子抱去,为我教养他,使他归我,我必给你赏赐。”


因此,我们可以从这段经文思考两点:

一、为神教养儿女意味着什么;

二、神要赐给尽责父母的赏赐。


一、为神教养儿女意味着什么


首先,为神教养儿女的第一要点,就是要有一个清楚而真切的信念:孩子属于神,是祂的儿女,而不是我们专属的产业。神只是把他们暂时交托给我们,好让我们抚养、教导,就像我们把孩子交给人间教师一样,目的都是教育。若我们没有这样的认识,就不能算是真正为神教养儿女;因为若我们觉得孩子只是属于我们自己,我们自然会为自己而教养他们,而不是为神。认识他们是属神的,就必须真切地相信,祂有绝对的主权,可以随时按照祂的意旨来处置他们,甚至随时把他们取去。圣经中有无数地方清楚表明这一点:神是造我们身体的,也是我们灵的父亲;我们都是祂的后裔,因此,我们不是属自己的,而是属祂的。经上也明说,不仅父母的灵魂属于神,孩子的灵魂也是祂的;神曾多次严厉责备以色列人,因为他们把神的儿女献给摩洛,在火中焚烧。经文这样清楚明确,但真正体会并活出来的父母却寥寥无几。多少父母不觉得自己和孩子都是神的产业,不知道自己只是“代养的父母”;他们的一切抚养和教育,本应是替神在做的。若没有这种认识,就不可能真正为神教养孩子。因为如果我们不承认祂的存在、不承认祂对子女的权柄、不爱慕祂的性情,我们又怎能为祂教养孩子呢?


与此紧密相关的,是第二点:为神教养儿女,意味着要把他们郑重地奉献、交托给神,永远属祂。我们已经说过,孩子是祂的产业,而不是我们的。把他们奉献给祂,就是公开承认这一真理,就是承认我们完全看他们为神的产业,甘心将他们毫无保留地交在祂手中,直到永远。亲爱的朋友们,这是合理的事。正如使徒劝勉基督徒,要因着神的慈悲,将自己献上,当作活祭,归给神,为祂而活。既然我们自己当如此,那么同样的理由,也要求我们把孩子奉献给祂。如果我们不把孩子交给神,又怎能说我们是为祂来教养他们呢?


第三,如果我们要为神教养孩子,就必须在一切为他们所做的事上,存着正确的动机。圣经中几乎唯一被认可的正当动机,就是为神的荣耀,单单渴望推动祂的荣耀。凡不是出于此动机的事,都不能算是真正为神而做。若没有这个动机,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自己结出果子,就像圣经所说的“空虚的葡萄树”。因此,在养育儿女上,我们必须受这个动机驱动,才能算是为神而教养,而不是为自己。无论在照顾、辛劳、或为他们受苦,都必须以神的荣耀为终极目的。若我们只是凭着天然的父母之爱而行动,那不过和动物无异,因为许多动物对幼崽的爱并不比人类少,甚至一样愿意冒险、受苦来保全后代的幸福。但若父母之爱被神的恩典所圣化,若父母的职责因着对神荣耀的渴慕而被分别为圣,那么我们就超越了禽兽的本能,站在合宜的地位,真正可以说是为神教养孩子。亲爱的朋友们,我们要知道,真宗教信仰一旦在心中掌权,就能使一切事物成圣;哪怕是最平常的生活小事,都能变得蒙神悦纳,并带有极大的意义。比如,每日进食,看似最普通的小事,却也该为神的荣耀而行。当我们这样做时,它就不再是琐碎的小事,而成为敬拜神的重要举动:“所以你们或吃或喝,无论做什么,都要为荣耀神而行。”同样,养育儿女在许多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,但若是因着神的荣耀去做,它就成了真正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
第四,如果我们要为神教养孩子,就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神的仆人。前面所提的三点,主要是与父母自身的动机有关;但这一点,则更直接与孩子本身有关。为了更清楚说明什么叫做为神的事奉而教养儿女,请允许我举一个比喻。


设想你有一个年幼而人数众多的家庭,而你自己却没有能力供养他们。若有一位仁慈、富足又大有权柄的君王,愿意恩待你,答应在你有生之年养活你和你的孩子,并在你死后收养他们为己出,把他们提升到他国度里最高的地位和职分,但前提是:等他们长大受检验时,必须在某些方面合格,能够服事他。假如这位君王还慷慨地赐下最清楚、最详细的指示,告诉你孩子所需要具备的各种资格,并且提供你一切必要的帮助,使你能正确地教导孩子、预备他们达到这些条件。


显然,如果你接受了这样的提议,那么你必然会把孩子完全按着他的要求来培养。他们的一切教育,都会围绕着这个目的来安排;任何与此无关的事,哪怕本身有价值或有趣,也必须让位。你自己会全力去明白君王所赐的指示,尽量清楚掌握孩子必须具备的资格,好使他们通过考验,得到预备好的荣耀和职分。等到孩子稍微懂事的时候,你就会告诉他们这些事:你会说自己贫穷,无法保障他们将来的生计,自己总有一天会死,留他们孤苦无依,因此他们极需要一位慈爱有能力的朋友来养护他们。等他们意识到这种需要时,你就会告诉他们那位大君王所作的应许——祂愿意收养他们,供养他们一生,待他们像亲生的儿女。你会进一步告诉他们,这位君王要求哪些条件,祂愿意提供怎样的帮助。你会向他们描绘祂的权能、尊荣、财富和良善;你会提醒他们祂怎样恩待了你,你会反复强调得到祂的喜悦何等重要,而失去祂的眷顾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。


你会早早开始教他们那国度的语言,熟悉那里的律法、习俗、以及子民的性情;你会常常提醒他们将来要承受的荣耀与责任,劝勉他们不可被琐碎的追求、无谓的娱乐和不配的行为所玷污。你会谨慎保护他们,不让他们结交那些会败坏他们品味、性情、谈吐和举止的同伴,使之不适合他们尊贵的未来。你会经常为他们祈求君王所应许的帮助,警告他们懒惰与拖延的致命后果,并用一切可能的方式与理由,激励他们殷勤不懈地努力。总之,你会以言行充分表明,你看他们的预备与将来的考验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、甚至唯一重要的事;你会竭力把他们的思想、愿望、言语与行为引向这一目标。你也会避免说或做任何事,使他们误以为除了这位君王,还有别的朋友或倚靠;也不会让他们以为还有什么荣耀或幸福,可以与得着祂的喜悦相比;更不会让他们觉得有任何羞辱或痛苦,可以与失去祂的恩宠相比。简而言之,你必然会这样来教养你的孩子。


朋友们,这个比喻其实并不远离事实。你们完全可以从这里看出,为神教养儿女意味着什么。正如上面所说的父母在物质上贫穷,无法保障儿女的幸福,我们在属灵意义上更是贫乏无助,既不能确保孩子今生的幸福,更不能确保他们永恒的福分。而万王之王、万主之主却甘心乐意地应许,要收养他们进入祂的家庭,使万事都互相效力为他们得益处,并且使他们承受那永不朽坏、不玷污、不衰残的天上产业——前提是,他们必须具备合格的条件来事奉祂、享受祂。祂也在圣经中赐下最完全、最清楚的指示,告诉我们祂所要求的资格,并且应许赐下圣灵的帮助,使我们能将这些资格传授给儿女,协助我们正确地教养他们。


如果你们愿意接受这些应许,愿意把孩子教养成神的仆人,那么你们的举动,就会与刚才的比喻非常相似。


首先,为了使自己有能力正确地教导并预备儿女为神而活,你们就必须勤奋研读祂的话语,查明祂对孩子的要求,并常常为自己和他们祈求圣灵的帮助。其次,当孩子一到合适的年龄(其实远比人们通常所想的要早得多),你们就要开始告诉他们:你们自己没有能力拯救他们脱离痛苦,也没有能力使他们在今世或来世得到真正的幸福;他们必须倚靠另一位朋友和保护者。你们要告诉他们天父的恩典邀请,祂愿意收纳他们为祂的儿女;要强调得到祂的喜悦是何等重要,而招致祂的震怒是何等可怕。


你们要尽早教他们“天国的语言”,使他们明白天上子民的性情、生活与喜乐,以及他们必须具备的资格,好预备进入那里。你们要告诉他们:神随时愿意把这些资格赐给一切奉耶稣基督之名来到祂面前的人;祂已经向他们施予无数的恩惠;祂是至大、至智、至善的神;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是孩子的朋友,是罪人的救主。你们要殷勤告诫他们,远离一切与神恩宠不相容的罪恶脾气与行为;努力帮助他们效法神的形象;尽力防止他们与那些可能败坏他们原则、腐蚀他们品格、或削弱他们属灵敏感的同伴来往。简言之,你们要谨慎防备自己的一言一行,不可让孩子产生这样的印象:以为宗教只是次要之事。相反,你们要不断努力,在他们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:你们把信仰看为人生至关重要的事;你们认为神的喜悦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标,永远享受祂才是真正的幸福;除此之外,一切事情纵然在人看来重要,却都微不足道。


亲爱的朋友们,这就是我们必须如何来教养孩子,若我们要他们成为神的仆人。其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。没有人会想要培养一个医生,却不给他医学和病理的知识;没有人会培养一个律师,却不教他法律;也没有人会培养一个牧师,却不让他学习神学。同样,如果我们要把儿女教养成神的仆人,就必须竭力使他们具备事奉祂的资格。


进一步说,这就包含了三个方面:


第一,我们必须更注重灵魂而非身体。这里并不是说身体可以忽视,而是要把灵魂当作更高贵的一部分,身体只是其仆役。在这一点上,许多父母失败了。他们极度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、外貌、体态优雅和举止得体;却完全忘记了孩子有灵魂、有思想、有心灵,也同样需要关心。孩子若有一点身体不适,他们就大为忧虑;但若心灵染上罪的病症,他们却无动于衷。孩子若有形体的缺陷,他们会万分焦急,想尽办法去矫正;但孩子的心灵若因邪恶的情欲而扭曲,他们却毫不担忧。看到孩子在社交中笨拙无礼,他们会觉得很难堪;但孩子若在造物主面前表现出粗鲁和悖逆,他们却毫不在乎。这岂能算是为神教养孩子呢?若人类真是无理性的兽类,那样的教育或许无可厚非;但既然人是理性的受造,就必须有别于禽兽的教养方式。


第二,为神的事奉而教养孩子,就是要更看重心灵与性情,而不是单单头脑知识。请不要误会,我并不是轻看理性或智力教育,也不是说思想的培养不重要。我的意思是:相比之下,心灵的培养更加重要。即便孩子的头脑受过最优良的教育,掌握一切人文与科学的知识,但若心灵被忽视,激情、欲望与性情仍然败坏,他既不能享有真正的幸福,也不能带给别人幸福。这样的人不仅自己痛苦,还会在今生和来世都带来祸患。事实证明,历史上许多祸害世界的人,头脑聪慧,但心灵败坏。反之,一个没受多少教育的人,若他的心灵正直,他就能在今世与永恒中享有幸福,也能带给别人祝福,尽管他能做的比不上一个既有学问又有正直心灵的人。显然,两者都重要,但若不能兼得,心灵的培养要比头脑知识更优先。正如圣经所说,孩子若既有“蛇的智慧”,又有“鸽子的驯良”,是最好不过;但若必须取舍,后者才是至关重要。


可惜许多父母却忘记了这一点。他们非常注重孩子的智力教育,竭尽全力,花费大量金钱,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;凡是时下流行的知识与技能,不论是否真正有益处,他们都要孩子学会。与此同时,孩子的心灵与性情却几乎完全被忽视。没有人教他们最重要的学问——认识自己、认识神、认识祂的儿子耶稣基督;而圣经明明说,“认识祂就是永生”。相反,许多孩子几乎长大成了对圣经毫无认识的陌生人,好像根本没有这本书,好像他们生在一个异教国家一般。亲爱的弟兄姐妹们,这岂能是为神教养儿女呢?


第三,为神的事奉而教养孩子,还意味着要为他们的永恒做准备,而不仅仅是为今生;要为来世,而不仅是为此世。朋友们,这一点无需多说:不同的人生目标,自然需要不同的教育。比如,父母若打算让一个孩子入海军,另一个进商行,第三个学法律,第四个进神学院,他们在教育上的安排,必然有所不同,各自要按所预定的职业受合适的训练。同样地,那些只为孩子今生而教养的父母,与那些为永恒而教养的父母,教育方式必然大不相同。前者只关心今世,竭力教孩子如何获取财富、地位或人们的掌声;后者则把眼光投向永恒,主要(虽不是完全)关心如何传授对来世有用的知识。


可惜,在这一点上,许多父母再次失败了。朋友们,你们看,有多少父母的教养方式能让旁观的人觉得他们真相信有神,相信有来世?能看出他们把孩子当作不朽的灵魂,在世上度过短暂的试炼期,候选永远的幸福或痛苦?相反,我们看到许多人为孩子的今世拼命操劳——早起、晚睡、辛苦工作,竭力要孩子有个安稳的未来;却几乎没有表现出对他们永恒灵魂归宿的焦虑。


亲爱的朋友们,这就是为神教养孩子的含义。请注意,以上所讲的一切,都必须以一种方式来实行,使孩子能真切地感受到:父母是认真的,是诚恳的,是以他们的灵魂与永恒为至关重要的事。


二、神赐给尽责父母的赏赐


接下来,我们要谈第二个重点:神赐给那些如此教养孩子的父母怎样的赏赐。


虽然神是创造主,是万有的至高主宰,本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我们毫无条件地遵守祂的一切命令,而不必给任何报酬;然而祂却乐意在每一条诫命上附带应许,这件事也不例外。祂所赐的赏赐包括:


第一,在为神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会经历一种喜乐。即便父母天生对儿女有深厚的感情,但养育孩子的重担与琐事,通常很难完全变成愉快之事。事实上,在很多情况下,这些劳苦常常使父母心生烦躁、焦虑、不满,不仅让他们的生活充满苦涩,还使他们的性情变得暴躁。甚至一些基督徒父母,若没有时时记得自己是为神教养孩子,也常会埋怨,觉得孩子打断了他们的灵修,剥夺了他们读经、默想、祷告的时间。


但若他们能真切意识到:这一切操劳其实是为神,是在教养祂的孩子;他们所做的,若出于正确的动机,神都看为是为祂而行,并且必然记念、赏赐——那么,这样的体会就会大大减轻他们的忧虑,化解因家庭劳累带来的烦闷。倘若父母能意识到,自己的辛劳与不眠之夜,都是在为神而付出,而且祂就在旁观看,并喜悦他们的行为,那么他们就能甘心忍受这一切。仅仅这一点,就足以成为他们的赏赐。


第二,神赐给尽责父母的另一种赏赐,就是当他们看到孩子的生命因自己的教养蒙神祝福而改变时,那份喜乐。通常(如果不是必然的话),这种喜乐会赐给那些殷勤尽责、认真为孩子祷告的父母。我之所以敢这样断言,是因为圣经的确有明确的应许:“教养孩童,使他走当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。”(箴 22:6)此外,神也应许亚伯拉罕说:“我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。”这些应许足够保证:神必定拯救至少一部分真正敬虔父母的儿女。


我们挑战任何人举出一个例子:凡是那些敬虔父母,真正尽心竭力为神教养孩子的,没有一个儿女留下属灵生命的果证。的确,我们知道有些虔诚父母的儿女,生活败坏、背道;但同样真实的是,许多敬虔父母并没有尽好教养儿女的责任。我们也承认,若没有神的主权恩典,父母的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;然而,我们也知道神通常是借着人的努力成就祂的工作。那些最殷勤祷告、最认真操练的父母,往往更容易看到孩子归向神。


牧师对会众的劳苦,若没有神的恩典,也毫无功效;但保罗却能对提摩太说:“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,要在这些事上恒心,这样行,既能救自己,又能救听你的人。”同样,我们也完全有理由说:若父母谨慎自己,谨守基督的教训,并在其中持守,他们必能救自己,也能救他们的儿女。


因此,我认为我们完全有理由得出结论:凡是为神教养儿女的父母,神必赐他们一个赏赐——就是能亲眼看见至少有一些儿女走在真理的道路上。


亲爱的朋友们,这样的赏赐是何等宝贵啊!当父母看见自己的孩子安然在大牧人怀中,享受神的慈爱,确信万事互相效力为他们得益处,确信他们已是天国产业的承受者时,那份安慰和喜乐是何等甜美!在父母耳中,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动听的音乐——听见孩子满心欢喜地盼望神的荣耀,并感恩地承认:自己如今的幸福与将来的盼望,全都归功于父母的祷告、辛劳和敬虔榜样。


当死亡来临时,这样的确据更能减轻离别的痛苦。若知道孩子已交在一位无限良善、智慧、全能的主手中,祂会成全他们一切需要,并以超越父母的慈爱看顾他们,那么父母即使临别,也能心中得安。当孩子早于父母先去世时,这样的信心更使分别容易,因为他们知道孩子已去与基督同在,那是好得无比的;而他们自己很快也要与之重逢,再也不分离。


将来,当父母在永恒的福乐中再次见到儿女,听见他们赞美神赐下这样的父母;当父母带着孩子一同站在神和羔羊的宝座前,说:“看哪,这是你赐给我们的儿女”;又听见主亲口称赞说:“好,你这良善又忠心的仆人,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”——朋友们,那时我们的感受会如何?那时的幸福是何等难以言喻!这就是为神教养儿女的巨大赏赐!


即使我们的努力似乎没有果效,仍旧不会失去赏赐。到那日,主必在全宇宙面前认同并称许我们,呼召我们进入祂的喜乐。因为在祂的国度里,赏赐不是按成功的结果,而是按忠心与殷勤来衡量的。


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几点结论:


第一,真正为神教养儿女的人实在太少,少得可怜。

这一点太明显,不需多加证明。因为若“教养孩童,使他走当行的道,他到老也不偏离”,那么今天走在正道上的孩子应当远比现实更多。但事实上,走在当行之道的人凤毛麟角,而走在错误道路上的却数不胜数。多少父母和儿女携手并肩,一同走向永远的灭亡,却从未停下来思考:他们正往哪里去。朋友们,在这失丧的世界上,这是最令人心碎的景象之一。而在众多罪恶中,最普遍、最致命的,就是父母忽略为神教养儿女。这样的忽略,使父母与儿女一同沉沦。它不仅毁坏个人的灵魂,也败坏一个民族,对社会的和平安宁造成巨大破坏。想想看,那些从小没有被管教、放纵长大的孩子,长大后怎么可能成为社会的守序之民或有益的成员呢?


朋友们,这个主题极其严肃,它不仅关系到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,也关系到我们作为公民、作为基督徒的使命。若我们爱我们的国家,爱我们的儿女,爱我们的神,爱我们自己,就必须认真对待这件事。


第二,请允许我借此劝问在座的每一位父母:你们究竟是为谁来教养你们的孩子?

我并不是以某种权威来查问你们,不是要窥探你们家庭的状况,也不是要定罪你们;我只是想藉着这个问题,引导你们的良心来思考,并给出答案。


所以,朋友们,请你们回答:你们是在为谁教养孩子?是为神,还是为祂的仇敌?你们是否把儿女看作神圣的托付,只暂时交在你们手中,而赐与者——神——期待你们将他们培养好,再交还给祂,比原先更有价值?你们是否承认神有绝对的权柄,按照祂的旨意来处置你们的儿女,并随时把他们取走?


你们是否真诚而郑重地把他们献给神,奉献给祂的事奉?你们在一切的操劳、付出与牺牲中,是否以神的荣耀为最高目标?你们是否在为他们的教育中,时时提醒他们——得蒙万王之王的喜悦是何等重要,失去祂的恩宠又是何等可怕?你们是否以此作为所有教育的终极目的,努力培养他们合神心意的性情,并尽力预备他们进入天国的职分?你们是否查考神在圣经中的吩咐,常常祈求圣灵的帮助,以完成这份重大而艰难的责任?


你们是否更关心孩子灵魂的疾病,而不仅仅是他们身体的疾病?孩子若有错误的性情和罪恶的激情,你们是否比他们笨拙或没礼貌更为痛心?你们是否把心灵的培养看得比智力的教育更重要,并更殷切地努力塑造他们合宜的道德与属灵情操,而不仅仅是智识?


一句话,你们的孩子是否从你们的言行、谈吐、甚至表情中,清楚地感受到:你们对他们唯一的心愿,就是他们的归主得救?你们是否让他们明白:在这一件事面前,其他的都无关紧要?你们是否宁愿看见他们在世上贫穷、受藐视、不被人重视,只要他们能在永恒中得着天上的财富和那永不衰残的冠冕?


朋友们,若你们至少没有在努力做这些事,你们就不能算是为神来教养你们的孩子。


如果你们当中有人感到忧虑:自己至今忽略了这项重大而神圣的责任,那么,请允许我用以下几点来劝勉你们:


第三,我们必须立刻开始认真对待这件事。

首先,请思考这责任的合理性。你们本来就是孩子天然的引导者、朋友与保护者。他们仰望你们,在他们尚未走过的道路上寻求指引。他们必须依赖你们,好让他们的前路被光照亮;他们天真无邪的脚步,会跟随你们的带领而行。倘若你们明知后果,却仍带领他们走错路,这岂不是极大的残忍?你们难道不明白,这样的误导会带来何等可怕、无法挽回的结局吗?


其次,这责任也可以从公义的角度来说明。因为你们是使孩子承受了败坏天性的媒介,所以你们有义务尽一切可能去对抗这种败坏;你们必须用神所赐的诫命、警告、应许与圣灵的帮助,来抵挡这种败坏;并且要用你们持续的榜样和祷告,把这些力量加诸孩子的生命。


最后,请记住神所应许的赏赐,这能激励你们殷勤地为祂教养孩子。祂应许要赏赐那些在儿女身上实行稳固管教和有益约束的父母;那些把“诫命加上诫命,律例加上律例”的父母;那些在家里、在路上、躺下、起来,都与儿女谈论他们的责任、他们的义务、他们的永恒前途的父母。要这样行,直到有一天,或是儿女被神带走,不再受你们直接的教导;或是你们自己被神接去,进入那位“我们灵魂的父”的怀中,享受祂的亲自教导。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呼求耶稣

塞缪尔·卢瑟福(Samuel Rutherford)   “看哪,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,喊着说……”(马太福音15:22,和合本)   在这祷告中,这位叙利腓尼基妇人带着极深的感情呼喊。她若温柔地对这位拯救灵魂的救主说话,岂不是更为谦逊吗?祂在我们祈求之前就已经垂听,...

 
 
 
致新信徒的信

作者:乔纳森·爱德华滋(Jonathan Edwards) ,1741年 亲爱的年轻朋友,既然你希望我能以书信形式,给你一些关于如何在基督徒道路上行事为人的指引,我现在就来回应你的请求。 我对最近在你们教会所见证的大神迹仍然甘甜回味,这促使我愿意尽我所能,为那里的神子民属灵...

 
 
 
属灵的骄傲和真正的谦卑

作者: Jonathan Edwards 属灵的骄傲使人倾向于多谈论别人的过错,并且带着苦毒、轻率或轻蔑的态度。真正的基督徒谦卑却使人宁可沉默,或者谈论时带着忧伤和怜悯。属灵骄傲的人很容易怀疑别人;谦卑的圣徒却最谨慎地对付自己。属灵骄傲的人容易挑剔那些属灵生命较低的人,常常...

 
 
 

留言


关于我们

我们是位于悉尼Hurstville区域的独立华人教会,每周日下午4: 00 - 6:00 有主日崇拜,每周三晚上8: 00 - 9: 30有祷告聚会,周中有小组活动。如果您有任何有关生命和信仰方面的问题,请和我们联系。关生命和信仰方面的问题,请和我们联系。

​地址

​订阅邮件

谢谢订阅

© 2023 House of Christ Christian Church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