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文:马可福音 10:13-16
引言:
当门徒拒绝孩子靠近耶稣的时候,他的怒气正是显出他里面的温柔和谦卑。但愿我们都得着他的心,看重灵魂的益处甚于其他属世的好处,带着信心和盼望把孩子们带到主地面前,使他按手在他们身上,让永恒的祝福临到孩子们的灵魂。
得以承受天国的是像小孩子那样的人,而耶稣正发出命令让小孩子到他那里去。我们要承受天国吗,我们想更多靠近主吗,让我们更多来思想到底小孩子身上有什么特质是如此重要的:真实而不虚假,知道自己的软弱和需要,单纯信靠的心和谦卑受教的心。小孩子的心就是蒙恩的心,但若不是神圣的恩典使我们回转,有谁可以得着呢?
当我们到耶稣面前去的时候,他要把我们抱在怀中,亲自按手在我们身上来祝福我们,因为他按照我们的名认识我们。
一、主耶稣盼望人带着孩子来见他
带领孩子来见主的有父亲也有母亲,让我们记得父母在孩子教育中都是极重要的,但父亲要承担更重的责任,尤其在属灵的带领和教导上。为父亲的兴起祷告。
人的拦阻,即使是真诚的基督徒也有可能成为拦阻孩子到主面前来的人。
让我们反思,我们是否带孩子去主面前,同时我们是否有阻碍孩子到主面前。
我们看重孩子的灵魂还是其他属世的东西。
我们对主的态度,生活中如何跟随主,都可能成为孩子到主面前去的拦阻。
主耶稣的生气表明他非常看重这些孩子到他面前来。
给以色列的属灵祝福是临到他们的后裔(以赛亚书 44:3),我们作为属灵的亚伯拉罕的后裔也接入这样的应许里面
不是说我们肉身的孩子必然得救,而是他应许当我们带他们过来的时候,他必会给他们祝福。让我们可以凭信心为孩子的救恩祷告。
提醒家长们,主日学的老师们为孩子谨慎言行,向他们传讲简单易懂的话,传讲耶稣基督。
二、天国属于像小孩子这样的人
真实的心
孩子的心是真实的,他不会掩饰,伪装。他们并不想表现他们心里没有的东西。他们也不会把他们心里的想法藏起来。
主耶稣期待每一个来找他的人都是这样的真实,向着他是敞开的。思想主对拿但业的评价(约翰福音1:45-47)
我们容易陷入得一个软弱是我们内心和外在表现得不一致。
我们的真实:我们可以真实地面对自己的问题,看清自己的软弱,可以在人面前承认自己的问题,承认自己是软弱的,并且毫无遮掩地来到主耶稣地面前
知道他的软弱和需要
小孩子是知道自己软弱的,他知道自己时刻需要帮助的,他不会觉得需要帮助会使他显得无能而有羞耻感,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软弱而尴尬的。
一个真正认识并承认自己软弱和需要的人,他必须要有一个外面的依靠,以这样的心来靠近耶稣。
单纯信靠的心
孩子的心是认识父亲母亲的心。孩子般的信心是大的信心,甚至好像意识不到信心,只是出于自然地依靠。他相信父母的话,是因他相信他的父母。
与神的关系越亲近,越是容易信靠他和他的话。我们和神的关系不够亲近,因为我们很少花时间来亲近他。
神不是要消灭理智和判断力,而是当理智和判断力被他的爱更新之后,我们才能看地更清楚,更明白。
我们的经历确认他的话是信实的,使我们可以更多信靠他。
小孩子离不开父母,同样的我们也渴求神的同在
神的同在是一个不改变的事实,因为他充满万有
但他显现出来的同在(manifested presence)则是我们的渴慕 (出埃及记 33:12-16)
多多默想神的名“以马内利”(神与我们同在)
很多的基督徒对于神的同在是不知觉的,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很少真正进入神彰显出来的同在
神的同在是在信心中进入的,在信心中亲近他,渐渐会体会到神同在和没有神同在的不同。对神是否同在的感受越清晰,我们就越知道神的同在。
一个单纯信靠的心必然也是容易满足的心。而容易满足的心却有一个永不满足的渴求,就是更多进到主的里面去认识他,从主得着满足。
谦卑受教的心
孩子的心是一颗受教的心,愿意学习的心,因为他知道他有很多东西不知道,他有很多事还不会做,他需要别人来教他。他的生命充满了好奇,或者说新鲜的活力。
大人容易觉得自己知道了,但圣经中的“知道”有“经历”的意思。
属灵的知识不是靠人的聪明可以明白的(马太福音11:25)。
属灵的事物,需要有属灵的生命才可以了解和体会的,因为属灵的生命带出属灵的眼光。
神赐给我们理性和逻辑,但这远远不够,我们需要的是属灵的悟性。一个是理论,一个是实际。两个都重要。没有知识的经历就像火车没有轨道一样容易翻车,而没有经历的知识会渐渐变得老旧,陈腐,不再新鲜,失去吸引力。
小朋友没有什么条条框框的,但大人不同。小孩子容易被改变,大人不容易。小孩子没有成见,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,耶稣说什么他们都相信。大人里面的东西太多,需要倒空。
被教导的意思还包括可以被指正,受教的心不是被定罪的心。被别人指出问题的时候,我们容易发怒吗?
当我们被人指出问题的时候,内心确实会有不舒服,但这是我们需要的。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,神的美意是透过周围的人来指正我们,提升我们。
对于那些想要纠正别人的人,不光需要爱心,也非常需要谦卑。思想约伯的三个朋友。
如果我们没有采纳我们的建议或指正,我们不需要很生气或觉得自己被冒犯了。我们不是去把我们的想法压给人,而是盼望和他和同得益处。带着爱心和温柔去做。
三、耶稣的祝福
每一个来到他面前地小孩子,耶稣是一个一个抱起来祝福的,非常地温柔又充满慈爱。因为每一个小羊都是他按着名认识的,每一只都是宝贵的,也是他一只一只找回来的。(以赛亚书 40:11)
Comentarios